我的故事

【榜样说】张亚惠:在坚持中成长,在奉献中闪光

发布者:信息学院学办发布时间:2025-11-26浏览次数:10


姓名:张亚惠

专业: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

年级: 2022

保研学校:哈尔滨工程大学




“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;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”这是石河子大学202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张亚惠始终秉持的信念。三年大学时光里,她以直面不足的勇气深耕学业,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投身竞赛,更以真诚热忱的初心服务他人。如今,她成功保研至哈尔滨工程大学,为青春交出了一份扎实而温暖的成长答卷。

 

 

个人简介

张亚惠,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22级本科生,汉族,中共预备党员。

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,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三等奖、院级三好学生、大学生财经素养大赛国家一等奖、英语四六级思政词汇大赛校级三等奖等,获得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。担任班级宣传委员、党员先锋队干事,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,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03小时。


正视自己,把握每一次机会

回顾三年的学习历程,并不是想象中那般一帆风顺,面对抽象复杂的计算机专业课,她感到焦虑和力不从心;面对庞杂的数学必修课,她认识到自己的基础不够扎实;面对学期末的课程设计,她意识到自己的缺乏系统思维和知识整合能力。对此,她不断进行自我调整,正视自己的不足,对于不懂的专业课问题,及时上网搜查资料或者询问同学直至弄明白,搞清楚;对于数学知识,她保证课上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听老师讲,剩余时间自己消化,数学课周期长,要以端正的态度对待;对于课程设计,她先了解整个项目的框架结构,同时确定工具选型,再向其中填充内容,锻炼自己的系统思维。总之,她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尽己所能做好自己能做的,行稳致远,勤耕不辍。

学科竞赛方面,她最开始参加竞赛是想获得相应的学分,获奖后发现自己其实能做到那些看似困难的事,而这个过程也是自我突破、自我成长的过程。之后她开始参加各种比赛,把握每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。古话说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,即使没有获奖,过程中也积累了竞赛经验与工具使用技巧,这些经验可以用在任何意想不到且需要的地方。

张弛有度,与时间做朋友

对于一系列课业任务,她有自己的节奏和计划,先把任务按截止时间顺序排列,对于时间节点相近的任务,会按轻重缓急去完成,这中间可能会夹杂各种讲座和志愿活动,就要对其进行取舍和规划,然后再一项项完成,在面对较为艰难的任务时,她要做的就是尽量完成这项任务,并不过于追求完美,有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。

保研这件事,一开始没有想过去做,知道自己获得保研资格后,才开始紧张的筹备材料和报名,对她来说,是挑战也是机会,在准备过程中,她不断进行心态调整,鼓励自己,每一次面试,都是经验的积累,到最后,能轻松自如地应对每一个问题。所以,坚信自己,保持乐观的心态,总能到达成功的彼岸。

 

奉献,是另一种成长

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志愿,就是带着乐意帮助他人或者做些有意义的事的初心。参加志愿的过程,也是融入集体,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,无论是马拉松志愿者,还是防艾知识的宣传者,她都会全身心投入其中,尽己所能传递温暖,这让她内心感到充盈和满足。对于班级同学的求助,她有求必应,不论是课业上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烦心事,她会帮同学一一解锁。其实,善待他人,也是取悦自己。

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年纪,张亚惠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“行而不辍”,什么是“成长的意义”。她不是天生的强者,却始终是坚定的行者。步履不停,未来可期。


成长寄语

“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” 学弟学妹们,求学路上难免有困惑与挑战,但请别怕,正视它,就是进步的开图二始;也别错过机会,每一次尝试,都是成长的养分。愿你们既能脚踏实地攻克学业,也能心怀热忱拥抱生活,慢慢走、稳稳走,终会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