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故事

【榜样说】赵璟睿:在积累中成长,于逐梦时叩响理想

发布者:信息学院学办发布时间:2025-11-24浏览次数:10

导语:课堂之上,她耐心拆解每一个复杂的代码逻辑,将专业难点一一“啃”下来;竞赛场上,她主动尝试,把课堂知识放到实战中“边学边练”;而在学习委员和社团负责人的岗位上,她则默默做好沟通协调,服务大家。对于成长,她相信“扎实走好每一步,未来自会清晰”。于是,从牵头班级英语打卡群,到参与校级创新创业项目锤炼技能,再到组织百余场社团活动,她珍惜并认真对待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机会。最终,那份日复一日的坚持,汇聚成了通向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深造的阶梯。她的故事,或许能告诉你:踏实走好每一步,就是最快的成长


姓名:赵璟睿

年级专业: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定向)专业

保研院校:北京电子科技学院

座右铭:厚积薄发,机遇与准备同向而行



【个人简介】

赵璟睿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定向)2022级本科生,共青团员。

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省级三等奖、第三届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二等奖、第一届大学英语思政词汇比赛三等奖、第四届大学英语思政演讲大赛三等奖;获评院级三好学生,“学业指导帮扶”先进个人、校级优秀团支部书记、院级优秀优秀学生干部及优秀社团干部等称号;带领青年计算机爱好者协会获评“校级优秀五四红旗团支部”,协助社团开展50余次活动,服务15000+人次。


【个人事迹】

笃学:用方法与规划打牢学业基础

面对计算机专业复杂的课程体系,她始终将“扎实掌握知识、提升综合能力”放在首位,避免陷入“重绩点轻实践”的误区。学习中,她有自己的一套“攻坚方法”: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,用错题本记录编程练习中的调试问题与优化思路,帮助自己复盘薄弱环节;通过“每日英语听力”APP专项练习计算机领域TED演讲,在提升听力的同时积累专业英语词汇。

时间管理上,她遵循“清晨攻克难点、晚间复盘总结”的节奏,每天列好“to do list”清单,将课程作业、项目进度与外文文献阅读、社团工作的时间合理分配。正是这样脚踏实地的积累,让她持续保持综测专业前5的优势,为后续推免打下了坚实的学业基础。

实干:在竞赛与实践中锤炼能力

在她看来,竞赛和等级考试不是“加分工具”,而是检验自身能力、查漏补缺的机会。备考大学英语四级时,她不仅自己制定“每天1小时词汇、40分钟听力、50分钟阅读”的计划,还牵头建立班级词汇打卡群,每天分享30个核心词汇,周末组织模拟测试,带动同学一起进步,最终顺利通过考试;备考计算机等级考试时,她聚焦Excel函数、Word排版等实操内容,同时主动为学弟学妹梳理考点,在“教学相长”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。

2024年参与校级创新创业项目时,她负责数据分析模块,需要运用PythonPandasNumPy库完成信息清洗工作。期间遇到数据处理效率低、查询方案优化难等问题,她没有退缩,而是通过查阅官方文档、学习技术教程、请教学长学姐等方式逐步攻克,最终助力项目获评校级“良好”。她常说,科研与竞赛的价值不在于是否获奖,而在于过程中积累的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。

尽责:在学生工作中提升综合素养

身兼班级学习委员、学院社团管理部部长、青年计算机爱好者协会团支书三职,她学会用“四象限法则”平衡多角色任务:将“课程作业、项目核心进度”归为“重要且紧急”事项优先处理;“社团活动规划、外文文献阅读”等“重要不紧急”事项,固定每天用1-2小时专注推进;对于“不重要不紧急”的事务,主动筛选、合理取舍,避免精力分散。

担任社团管理部部长期间,她牵头建立标准化流程与资源协调机制,对接多个社团负责人,保障120余次活动高效落地;作为学习委员,她认真收集同学的课程反馈,及时传递给授课老师,搭建起师生沟通的“桥梁”;作为“学业指导帮扶”先进个人,她一对一帮助基础薄弱的同学梳理知识点,助力其顺利通过考试。这些经历培养了她统筹协调、高效沟通的能力。


明晰:以稳扎稳打的态度明确方向

刚入学时,她并没有急于确定升学目标,而是专注于“夯实基础、全面成长”——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,积极参与学生工作,尝试各类实践项目。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与实践经验的丰富,她才逐渐梳理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。

接触推免相关信息后,她曾短暂思考“自身能力是否匹配目标”,但没有因焦虑打乱节奏。在她看来,推免不是“临时冲刺就能实现的”,而是“实力达标后的自然结果”。这种稳扎稳打的态度贯穿始终:项目中逐行调试代码、备考时逐个攻克考点、工作中逐项优化流程,她以“直面问题、持续改进”的务实作风,一步步向理想靠近,最终成功获得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保研资格。

已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、大学英语四级,考取计算机二、三、四级证书,现正在备考大学英语六级;2024年参与创新创业项目(获评校级“良好”),具备计算机领域简单学术论文摘要阅读能力与科研论文写作基础。


【成长寄语】

不用过早焦虑未来的路该怎么走,也不必提前设定遥不可及的终点,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每一次机会就好:认真听好每一堂课,踏实完成每一次实践,积极把握每一次成长。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积累,那些为解决问题付出的细碎时光,终会在机遇来临时,成为支撑我们抓住它的力量。

厚积薄发从来不是被动等待,而是主动积累能力。希望我们都能在日常的努力中沉淀自己,在逐梦的路上稳步前行,当机遇出现时,都有足够的底气去把握。